旅居随语 

首页 >> 随文共勉 >> 最尊贵的祝职



最尊贵的祝职

  过去曾经读到一则笑话,一个公司的雇员按表现可分为三大类:第一类像岩石,要他们出点什么东西,需要用铁鎚来敲,而且得到就是一些渣子和粉末;第二类像一块海绵,需要挤才能出水,而且越用劲挤,出的水越多;而第三类则像蜜蜂房,自然会流出甜蜜和芬芳。这虽然是个笑话,但却不无道理。以此类推,在神的眼里,是否也有类似的三种基督徒?在对神的追求上,我们是需要被敲打的吗?还是需要被挤压的?还是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流露出了对神的渴求?

  本文的目的在于激发大家一同来思考基督徒的身份和责任,以及我们当如何回应神的呼召,做一个符合祂心意的人。在此请大家留意一个带示字旁的中文字,就是「祝福」的祝字。我们一般人对「祝」字的理解,都认为它是一个动词,用在诸如「祝愿」、「祝福」、还有「祝贺」等等的词组里。但祝字最早的用法是名词,代表的是一种身份或职位,大家以前一定没有听说过本文题目中的「祝职」这个词,因为它是笔者自己编出来的。但这个词的编法是有根据的。根据《说文解字》的解释,「祝」是「祭主赞词者」。代表的是一类人,这些人是向神献祭和祷告的。在甲骨文中,祝字的写法就是一个人跪在祭坛前面。后来因为民间宗教的盛行,也因为民间宗教中献祭的人一般都是在庙里的巫师或主持烧香的人,所以一般人就把「祝」这个字和这些人联系上了,比如说「庙祝」和「祝嘏」等等。但从圣经的角度来看,「祝」所代表的「祭主赞词者」,应该就是祭司的角色。祭司的职责就是本文所指的「祝职」。

  为什么讨论基督徒的身份和责任要提到祭司呢?因为这是与每位基督徒切身相关的话题。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祭司的身份,为何这一身份与基督徒有关?

一.祭司的身份:神的呼召

  所谓祭司,就是一个中保,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。在人面前,祭司代表神,要把神的真理和荣光反映出来,照亮人的道路。在神面前,祭司代表人,要把人带进神的国度里。

  讲到祭司,或许我们自然就会联想到旧约时代那些在会幕或圣殿献祭的人,这些人都是有特殊身份的人,祭司的职份只能由亚伦和他的后代担当。带着同样的心理,我们也很自然地认为在新约时代,祭司也是一些特殊的人,可能是牧师或传道人,再则可能是长老或执事同工,反正就是与我自己无关的。

  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。在当今的教会,虽然在组织形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进,但在许多信徒的信仰实践上,我们仍然在无意中重复着中世纪天主教会所犯的错误。当时的天主教会,把信徒分成两个阶级,教皇、主教、神甫和修道士等等神职人员属于「属灵的阶级」,而君王、贵族、工人和农民等等非神职人员则属于「属世的阶级」。这样的分类,导致了教会过分依赖神职人员,教会成了神职人员一手操办的机构。一般信徒对信仰和属灵的事情缺乏信心和责任感,导致了信仰和生活的分割。这种现象其实在今天的教会里也相当普遍,许多人认定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平信徒,成不了什么大气候,所以在信仰的实践上没有起到应起的作用。这是不符合圣经教导的。

  马丁路德提出改教的重要口号之一就是「信徒皆祭司」。他曾写道:「基督徒都为『属灵的阶级』,在他们中间,除了职务不同以外,没有其它的分别,如保罗在《哥林多前书》十二章所说的,我们都是一个身体,但每一个肢体各有各的工作,服侍其它的肢体,这全是因为我们只有一个洗礼,一个福音,一个信仰,而且都是基督徒,因为只有洗礼,福音和信仰才能使我们变为『属灵的』基督徒。」根据圣经的教导,每个信徒都是神所呼召出来的祭司,我们必须清楚自己的这一个身份。

  其实,早在旧约时代,就已经有了「信徒皆祭司」的概念。没错,神确实是呼召了亚伦的家族,给予了他们特殊的工作,要他们在祭坛前献祭,以及执行一些其他特别的任务。但神所拣选的祭司,绝对不只是亚伦的家族,而是全以色列的民众,圣经上说:「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,为圣洁的国民。(出十九6) 这是对所有以色列人说的。神拣选以色列人的目的,不只是为了他们的好处,而是为了让他们成为祭司的国度,让其他人能够看到神与他们同在,从而有机会认识神和归向神。

  在新约时代,神更是明确地说明了每个信徒的祭司身份。圣经上说:「祂爱我们,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,又使我们成为国民,作祂父神的祭司。(启一5b-6a) 我们蒙了耶稣宝血的救恩,得以成为神的儿女,我们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祂的祭司。圣经上还说:「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,是有君尊的祭司,是圣洁的国度,是属神的子民,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。(彼前二9) 我们是神特别拣选出来的一群人,不但是要做神的祭司,还要做有君尊的祭司,就是带有神的荣耀和权柄的祭司。神给每个信徒的地位是尊贵的,祂给我们的使命是重要的。这是出于祂神圣的呼召,赋予了我们最尊贵的职责,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轻看神的托付。

  信徒之所以对自己的属灵权柄和责任缺乏信心,与一般教会的风气有关。每当我们看到有人决志要做全时间传道人,我们都异常兴奋,对这些人甚至达到了一个近乎崇拜的地步。我们常说这些人是「放下了世界」,但这是有问题的说法,因为这一说法的言下之意,就是其他的信徒还是在抓住世界,仍然在世界打滚,好像他们就理当如此似的。笔者从学校毕业的时候,曾经考虑过选择全职侍奉,但神没有开这个门,所以就选择了一份支薪的工作。刚开始的时候,本人的理解是用这份工作的收入,来支持自己在教会的侍奉。但后来神让本人知道,这样的目标是不够的。神把我们差遣到世界当中,是要我们在世界当中做祂的祭司,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也有神的使命。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差遣到各自工作岗位上的祭司,我们不是也不应该是抓住世界的人。神赋予了我们在世界上的祭司的责任,我们有履行这一责任吗?我们尊重全职传道人,是完全应该的,但千万不要因为过高地看重神对他们的呼召,而轻看或忽略了神交托给我们的使命。

  或许我们会问,一般的信徒怎么知道如何做祭司呢?我们怎么履行这一责任呢?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,向神献祭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。圣经上说:「我们应当靠着耶稣,常常以颂讚为祭献给神,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。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;因为这样的祭,是神所喜悦的。(来十三15-16) 由此可见,我们对神赞美,我们所行的善事,我们的奉献,都是向神献的祭。其实,我们为神做的任何一件事情,都可以说是向神献上的祭,当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,就是在做神的祭司了。当我们有了这样的理解以后,谁还会认为自己做不了祭司呢?

  所以,神呼召每个信徒做祂的祭司,这是神给我们的最尊贵的职责,而每个信徒都是可以做祭司的。可惜的是,我们大多数人对「信徒皆祭司」的理解,只停留于我们自己可以来到神的面前,向神祈求和忏悔,无须通过其他的中介。我们没有更多地去思考,每个祭司其实都是有责任的,如果没有尽到这些责任,就是辜负了神的嘱託。作为祭司,我们有怎样的职责呢?

二.祭司的职责:成为亮光

  许多人认为,我们成为了基督徒以后,在教会里做些事情,就是所谓的「事奉」,就尽到了基督徒的义务了。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。祭司的职责,是要我们全然地去「侍奉」祂,而这种「侍奉」,更多的是在教会之外体现出来的。

  神拣选我们做祭司的目的,是要我们成为神和还没有信祂的人之间的桥樑,我们的使命是让这些人看到神与我们同在,通过我们去认识神,我们要在这个世界成为亮光。换句话说,因我们的见证,我们身边的人愿意尊耶和华的名为圣,归入祂的名下,成为祂的子民。这就是神把我们差进世界的缘故,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工场,是我们需要发光的地方。这是一个不简单的托付。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,才能完成这一使命。

  要成为神的亮光,我们就必须把荣耀神设定为我们生活的第一目标,让神的教导深入到我们具体行动当中。在这个世界里,人们都在关注我们的行为,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,都应当想想,我们的举动是否可以给人以好的见证。圣经上说:「所以,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,和他一同埋葬,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,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。(罗六4) 不要小看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,或是我们所说的每一话,因为这些都是我们为神发光的机会。本人在刚信主的时候,就被一位长辈劝诫说:「基督徒应该处处为人表率,你的目标应该是,你去了一趟公用的洗手间,别人都能看出有基督徒来过。」意思就是说,在用完洗手间以后,要随手把里面脏乱的东西都给收拾了,留下好的见证。如果我们每个基督徒都能在小事上忠心,处处思量如何彰显神的荣耀,我们是可以大大改变这个世界的。

  当我们把荣耀神当作生活的首要目标以后,我们就可以调配和平衡全然侍奉的各个方面的需要。在此特别突出两个主要的方面,就是家庭和事业。家庭和事业都是我们全然侍奉神的一部分,是神呼召我们去完成祭司职责的场所,我们必须认真对待。

  当今的许多社会问题,都是从家庭的瓦解开始的。就连在声称自己是基督徒的家庭里,离婚率也相当的高。许多青少年的问题,如吸毒、婚前性行为、触犯法律等等,都是因为得不到来自家庭的正面影响和引导而导致的。相信这一定是出于魔鬼的诡计,因为牠知道:如果没有健全的家庭,就不可能有敬虔的下一代,以后跟随基督的人就会越来越少。我们的社会正在往撒旦所设的圈套里越陷越深。所以,建立健全和敬虔的家庭是至关重要的。有了好的家庭,一来我们可以顶住社会的潮流,在这弯曲背谬的世代站立得稳;二来,我们的家庭还可以成为他人的亮光,以帮助别人战胜魔鬼的计谋。我们需要有更多基督化的家庭来影响这个社会,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的责任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,我们如果想要在教会里作出贡献,也必须从家庭开始,因为圣经上说:「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,焉能照管神的教会呢﹖(提前三5)

  家庭是我们实践信仰的第一线,但要在家里实践信仰却是不容易的。我们的属灵光景如何,家人是最清楚的。我们不论是在教会,还是在其他的公众场合,或许都带着不同程度的化妆、包装、和伪装。但在家里我们则是无法隐藏的。如果我们在信仰上的理论不能联系上实际,我们是不可能在家里做好榜样的。有些人在教会里温顺得像一头羔羊,但回到家里却像是一头凶猛的狮子。这不是一个神的祭司所当做的。要在家庭中承担祭司的职责,我们就需要学习如何做家人的仆人,按照圣经中对不同家庭角色的教导,带领我们的家庭成为他人的亮光。愿神帮助我们。

  要成为神的亮光,我们还必须在职业上有敬业的态度。既然我们是神差遣到世界上的祭司,那我们在世上的工作也一定是神的呼召,也是服侍神的圣职。马丁路德说:「在全能神的眼中,女佣人跪着刷地板,与神甫跪在圣坛前领弥撒一样蒙神的喜悦。」

  为什么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呢?首先,这也是实践我们的信仰的重要环节,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心甘情愿地付出自己的努力,不是为了去取悦人,也不是为了升迁和沽名钓誉,更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,而是为了荣耀神。圣经上说:「无论做什么,都要从心里做,像是给主做的,不是给人做的,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;你们所侍奉的乃是主基督。(西三23-24) 在我们的工作场所,是可以实践这一教导最好的地方。我们的工作是为神而做的,我们可以不认真去完成吗?这是我们每个祭司应该建立的工作态度。如果你本着这样的心态来对待你的工作,你一定可以调整好优先次序,蒙神的祝福,既可以有好的成果,也可以不被工作所捆绑而成为工作狂。

  其次,我们的工作场所,是除了家庭以外,我们所花时间最多的地方,也是我们能接触到最多还没有信主的人的地方。这是我们作为祭司发出亮光最好的地方。如果我们在事业上不求上进,一事无成,我们又怎样在人面前作见证呢?如果在工作场所,别人都因为你的工作态度不认真而看不起你,别人会怎样评价你的信仰呢?相反,如果你的工作成绩或敬业的态度得到了同事的赞扬,这就是你可以在人前把荣耀归于神的好机会,福音也就自然而然地传出去了。

  大家可能会认为,本人在宣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家庭和工作上,是不是教会的事工就没有人去做了?不是这样的,教会的事工也是非常重要的。但如果我们没有在家庭和工作当中操练我们的信仰,我们的灵命是不会成熟的,我们在教会的侍奉也只会像是海市蜃楼一般。同时,如果我们的家庭或事业出了问题,这如同后院起火,我们是无法在教会为神成就大事的。相反,如果一个人愿意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把神放在第一位,时刻记住自己祭司的身份和职责,以信仰来主持自己的家庭和事业,他的灵命一定会成熟,也一定会在教会里自然而然地流出蜂蜜出来,不需要被敲打,也不需要被挤压。

  当我们清楚了神赋予的职责,在生活的每个层面都把侍奉神放在第一位,我们会有怎样的一个人生呢?

三.祭司的人生:承载祝福

  当年神拣选亚伯拉罕,目的就是要通过他使万民得福。换句话说,亚伯拉罕是神所拣选的祝福他人的管道。神现在把这一祝福管道的任务交给了基督徒。如果我们认真履行祭司职责,时常以成为他人的亮光和为神作美好的见证为念,我们的人生就一定是一个承载祝福的人生。

  成为基督徒以后,有一件事情让笔者很好地认识到了承载祝福的道理。在读书期间,有一位美国基督徒朋友曾经给了本人极大的帮助,从学习到生活到后来找工作,他都一直像一位私人辅导一样,帮助本人作正确的决定。如果没有他的帮助,自己在美国头几年的生活一定会艰辛很多,本人对这位前辈实在是非常感激。有一次在与他谈话中,本人问及该怎样去报答他,他的回答让本人感触良深。他说:「你不需要想着要怎样报答我,将来有一天你自己也有能力了,你同样去帮助他人就好了。」这个经历让笔者学习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则,我们得到了福气,就是要让这福气从我们流出去,我们不但要享福--享受这些福气,同时还要享福--分享这些福气, 让我们成为他人的祝福。

  着名电影<<风火战车>>里的主人公,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,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短跑运动员,他是英国在1924年巴黎奥运会实现「零的突破」,在一百米赛跑中夺取冠军的大热门。但由于一百米的比赛安排在礼拜天,而他持守一个原则,就是礼拜天应该去敬拜神,而不应该去争名夺利,于是他拒绝参加一百米的比赛,而改练没有人看好他的四百米。结果,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他居然一举夺得冠军,震惊了全世界。如果你对这位传奇人物有更多一点的了解,就会知道他是Eric Liddell。更奇妙的是,他还有一个中文名字,叫做李爱锐。原来他出生在中国,是宣教士的孩子,到六岁时才回英国读书。在拿到奥运会冠军的时候,他年方22岁,本是运动生涯最鼎盛的时期,但他感觉到神要他去帮助中国人,于是他放弃了继续赛跑的机会,以及一切由此可能得到的荣誉,毅然回到了战火纷飞的中国。他在中国做老师,同时也传福音,还与做医生的哥哥一起,在偏僻的山村用医术帮助那里的人。后来他被日本人关进了集中营,他就在营里帮助孩子们锻鍊身体。最后他因得了脑瘤而死在中国山东的维县。因着他,许多人得到了祝福。他的人生是承载祝福的人生。

  另外还有一部着名的电影,就是英格丽褒曼主演的<<六福客栈>>,这是一部根据女传教士艾伟德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。艾伟德因为没有接受过高深的教育,所以没有被英国的宣教机构录取差派到中国传教。于是她就先给一家大户做佣人,在攒够了旅费之后,只身一人经过西伯利亚,于1930年来到中国山西的阳城。她在那里与另外一位女宣教士一起开了一间「八福客栈」,电影在这个名字上作了改动。她们用这个客栈收留过路的客人,好有机会向这些人传讲神的福音,她在当地还帮助那里的妇女打破缠足的陋习,并收养孤儿,还帮助平息了一场当地监狱的暴动,以至于那里的县长都受感动而成为了基督徒。在日本人侵略中国期间,为了孩子们的安全,她孤身一人带着一百多位孩子,翻山越岭,避过日本人的封锁,经过半个月的磨难,成功地把这些孩子带到了安全的后方。后来她加入了中国籍,要回英国探亲还要到英国领事馆申请签证。四九年以后,由于不能在中国大陆继续她的工作,她就到了台湾,继续办孤儿院,最后在台湾过世。按照她的遗愿,她被安葬的时候是头朝着中国大陆,朝着山西的阳城。艾伟德的人生是承载祝福的人生。

  另外一位人物是杨淑琴姊妹,她在二十九岁被诊断得了癌症,在之后的十一年里,她和家人一起向癌宣战,虽然病症五次复发,他们也经历了不少高峰和低谷,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,相反,他们主动去关心其他得了绝症的病人,用自己的经历去关心鼓励他们,还邀请附近大学团契里的学生到他们的家,分享神如何在极度困难的时候,给他们一家人加添力量。淑琴姊妹在与病魔抗争时曾写道「是的,死亡是人人都要面对的事实,但如何『度过馀生』,却是我可以选择的。我不必为未来的景况郁郁寡欢,理当珍惜当今。只有今天才是我可以掌握和改变的,我愿尽情地去探索生命的意义,以感性的心情来体验每个崭新的经历。」最后淑琴姊妹还是去了,留下了中年丧偶的丈夫、幼年丧母的儿子、还有老年丧女的母亲,照常人看来,这是非常不幸的结局。但他们一家在这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勇气和平静,却成为了许多人的祝福。当时笔者所在的团契里,有一位非常顽固的朋友,别人向他传福音传了好几年,他却怎样也无法迈出信心的一步。但在亲眼目睹了淑琴姊妹一家的经历以后,终于向神折服,信主的那天,他在团契里与大家分享,他泪流满面地说:「看到这家人的作为,还有谁会不相信耶稣呢?」杨淑琴姊妹的人生虽然短暂,但这却是一个承载了祝福的人生。

  我们不一定要像上面提到的几个人那样,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情,但我们可以时常留意,如何使用我们的时间、财富、和才华,去帮助那些需要得到帮助的人。我们可以从小事上开始做起,去做一个更好的丈夫或妻子,更好的父亲或母亲,更好的儿子或女儿,在工作上做一个更好的雇员和同事。这些,加上我们在言语上归荣耀于神,传递我们所得到的福份和福音,渐渐地我们就可以让我们周围的人都因我们蒙福,这是超出自我的人生,是为神所喜悦的人生,是值得庆祝的人生,是神所期望每一位祭司所拥有的人生。你愿意过这样的一个人生吗?愿神帮助我们每一个人。


返回页首